标签归档:自动化洞察

从数据到应用,企业内市场研究如何产生价值?

文/宗瑞兴,云思科技CEO

市场研究在企业中是一个典型的“支持”部门,研究人员在公司中是“内部乙方”的角色,对公司高层、研发、市场、销售等部门提供市场数据和用户洞察,帮助他们进行决策。在数字化浪潮之下,公司整体都在寻求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市场研究支持的各个部门,包括公司的决策层都在寻求创新和转变。

而传统的市场研究工作基于抽样理论和问卷调查,其工作内容和定位也需要转型升级。研究团队只有比他所支持的部门更快的变化,才有可能在这个大转型中为整个公司和核心团队提供指引。否则研究部门有可能在大量内部需求驱动下忙于应付现有任务,无法发挥专业能力和价值并适应甚至驱动企业数字化的节奏。

继续阅读

《技术驱动的用户和市场洞察》培训,附干货资料下载

11月18日,云思创始人宗瑞兴来到广州,作为“新型研究方法”培训的特邀讲师,为多家调研公司及甲方公司的同行学员带来了《技术驱动的用户和市场洞察》的培训分享。

 此次培训主要包括了两部分,上午分享了“如何通过大数据洞察市场”,介绍了各家大数据源的特点和获取方式,及基于数据资源发展出的商业产品及其应用场景;下午则介绍了市场研究行业如何老树开新花,神经科学测量、自动化洞察等新技术在该行业中的新应用。 继续阅读

云思CloudXink亮相第七届营销与市场研究峰会

10月26至28日,由中国市场研究协会(CMRA)主办的第七届营销与市场研究峰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峰会主题为“Insight Week(洞察周)”,共有300多名来自市场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资深从业者参加了此次峰会。

在为期三天的大会中,有来自宝洁、联合利华、迪士尼、腾讯、华为、中粮、东风日产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市场研究负责人登台作主题演讲,分享了各自在研究方法、执行、洞察等方面的创新经验。

云思科技(CloudXink)作为创新型研究公司的代表,创始人宗瑞兴也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洞察革命——当市场研究成为云服务”的主题演讲,向业界分享公司成立两年以来,在创新的自动化洞察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继续阅读

GRIT:市场研究行业技术变革的19个洞察

原文出处:https://cooltool.com/blog/

编译:云思洞察

扫描/识别图中二维码,可下载报告全文(84P)

 

自动化,技术,神经营销!马上进入正题!我们摘取了GRIT报告中的19个小洞察,来看看市场研究行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什么。 继续阅读

Smart Case:同一个项目线上线下各自开展的结果比较

<背景&挑战>

某奶粉客户开展一项概念测试。并且通过线下约访的形式完成了调研。

该调研的目标人群为中西部省份8个县级市场中的0-3岁孩子的妈妈人群,并且对孩子的年龄段、哺乳方式及奶粉消费行为还有严格的配额要求。由于发生率低,不仅约访本身需高额礼金,且还需承担下到县城的差旅费用,单位样本的成本高达四五百元,造成整个项目的报价很高。而且从项目设计到最终递交报告持续一个半月。

客户对“自动化洞察”的理念有所了解后,想尝试通过云思自动化洞察平台将同样的项目再开展一次,以评估:1)是否确实多快好省;2)线上调研的结果是否准确。 继续阅读

实例解析自动化洞察之“快”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王璐,云思科技联合创始人 & VP)

通常理解下,在线方式进行的调研项目,节省了时间成本。一个研究项目仍需要数周时间。一次“顺利”的项目执行流程大致包括:在项目的问卷设计中,需要花费2-5天时间,主要是以电话、邮件的方式与需求方沟通,之后人工填写word版本问卷;第三,制作访问程序一般根据word问卷制作访问程序,并需人工检查,需要2-3天时间;第四,在项目的访问执行阶段,传统的市场研究通常使用单一的Panel,发出邀请后续等待样本的“长尾效应”后,达到目标样本结束访问;第五,研究员通常用2-3天与数据人员沟通数据格式来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结果输出阶段,研究员将Excel数据转移到PPT,一般需要3-5天。 继续阅读

华采 | 市场研究行业最大的挑战是加法思维

(作者董光华(Derek),云思科技co-founder & VP)

最近联合利华(Unilever)全球媒介洞察总监Kristy Vance在一个广告研究论坛上提到说:“I think we need to take everything that we know about market research today and throw it out the window. We need to start from scratch. Blank slate.”(我认为,我们需要把今天所有关于市场调研的认识,扔出窗外。我们需要从头开始,白纸一张!)(http://linkis.com/0VQm6)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