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广告

67%的营销人员认为数字广告损害了广告创意的质量

来源:marketingdive.com

编译:营销理性派

美国广告技术服务商Sizmek近期发布了一项报告,研究显示超过三分之二(67%)的欧美营销人员认为数字广告的增长损害了广告创意的质量。

在未来的一年里,91%的营销人员将重点放在如何使数字广告更具吸引力以实现其品牌目标。84%的人认为,如果创意不够,人工智能技术就毫无用处。

大多数(91%)营销人员认为,在数字营销中,创意投入与数据同样重要。大部分人认为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于高质量创意是必要的。近80%的人认为,尽管人们更注重数据和隐私,但在这一规则的影响下,创意的质量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继续阅读

消费领域等品牌欲将一半广告预算由谷歌转移至亚马逊

新浪美股 北京时间10月9日讯,多家媒体机构的高管表示,一些广告客户正将通常用于谷歌搜索的一半以上的预算转移至亚马逊广告。

亚马逊的广告预算同比增长了三位数,在某些情况下,广告品牌商会将谷歌搜索广告预算的50%至60%转移到亚马逊。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在把钱转移到亚马逊,大部分的转移都是在消费品领域,而像汽车和旅游这样利润丰厚的广告领域还没有转移到亚马逊。

继续阅读

数据驱动的十大国际品牌,都在尝试哪些营销创新?

作者:Allison Schiff, Alison Weissbrot, Sarah Sluis, James Hercher and Ryan Joe

来源:adexchanger.com

编译:营销理性派

让一个大品牌改变营销策略其实挺简单,你不改变,就会被你的消费者抛弃,所以很多大品牌的营销人员不得不冒巨大风险,改革创新。成功与否未知,但是希望他们将来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下面的十大品牌值得注意,它们便是在当今不确定的营销环境中主动应对挑战的先行者。

综其所述,以下两点是目前集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也是目前领先的营销创新企业的主要发力点:

1. 媒体的透明度问题。去年宝洁缩减营销预算的消息迅速扩散至整个广告圈,也由此揭露了数字广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事实上不仅是宝洁,很多国际大品牌都意识到这一问题,而他们都在尝试用in-house程序化广告的方式,自己掌控数据和广告投放过程,如百威、摩根大通和雀巢等。还有大胆尝试区块链技术来解决的,如AT&T和拜尔。

2. 营销转化和效率的问题。如今,大品牌企业的营销更加精细化,对于ROI的要求更高。注重数据的应用和用户洞察、评估营销效果,以及反过来优化营销活动,形成数据闭环,已经成为他们提高营销效率、收获效果的重要一步,如家乐氏、Uber和EA等。

以下十家企业是当今最勇于创新的营销人之一,按字母顺序排列。

继续阅读

百科 | 广告创意六大经典理论

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在媒体过度、传播过度、产品过度的时代,消费者真正可以接收到的信息却越来越少。于是一些营销大师、学者陆续提出一些广告创意理论,帮助品牌提升认知度、影响力,从而赢得更多销售。下面介绍六大经典的广告创意理论。

一、USP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即“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表示“独特的卖点”,USP”是罗塞•里夫斯(Rosser Reeves)在50年代首创的,他当时是美国Ted Bates广告公司董事长.里夫斯比较早地意识到广告必须引发消费者的认同。他认为,USP是消费者从广告中得到的东西,而不是广告人员硬性赋予广告的东西。

“独特的销售主张”(USP)是广告发展历史上最早提出的一个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广告创意理论,它的意思是说:一个广告中必须包含一个向消费者提出的销售主张,这个主张要具备三个要点:

  • 利益承诺,强调产品有哪些具体的特殊功效和能给消费者提供哪些实际利益;

  • 独特,这是竞争对手无法提出或没有提出的;

  • 强而有力,要做到集中,是消费者很关注的。

里夫斯认为一条没有提出主张的广告是无足轻重的小玩意儿。事实上,里夫斯给出的广告的定义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将独特的销售主张灌输到最大数量的人群的头脑中的艺术。”

另一方面,一个USP所要传达的意思必须是单一的。里夫斯认为普通消费者从一条广告中只能记住一个信息。

举例,世界一流的营销商如何表述自己的独特的销售主张:

  • “给你的宝宝一个你孩提时代不曾拥有的东西。一个清爽的屁股。”(帮宝适纸尿裤)

  •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M&M巧克力)

  • “在一小时60迈的劳斯莱斯车中,最大的噪声来自于电子钟。”(劳斯莱斯车)

继续阅读

广告行业变局关键词(三)——内容

(作者诸彦杰,云思科技VP)

内容营销,尤指影视娱乐内容中的植入营销,近两年来是有多火,毋须赘述。如今一档最热门综艺节目的招商规模,已与一家老牌门户网站的季度广告收入,或一家排名中游的二线卫视的全年广告收入相当。马太效应之明显,驱使着各方player将更多的资源和关注投入到内容营销领域。 继续阅读

广告行业变局关键词(一):“技术”

(作者诸彦杰,云思科技VP)

我大概是在广告业还算光鲜亮丽的时代的尾声入了这行。当时还是老牌4A们的天下,眼见着经它们之手打造出一个个明星品牌,品牌又带动了消费,消费又促进了经济繁荣。

然而十多年来,眼见着广告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广告公司的光环却不断褪色。在整个营销产业生态中,agency的角色依旧重要,但已不是主导者。

原因有很多。今天就拣其中一个聊。 我是个在广告行业做research的,属于算不上广告人的业内人士,就站在当局者与旁观者叠加的视角,瞎逼叨几句。

下面我们来宏观地聊一聊技术对于广告公司的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