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市场洞察

企业号如何与年轻人站在一起?

哔哩哔哩网站(bilibili,又称B站)于2009年创立,是一家内容多元化的UGC弹幕视频网站,被认做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平台。据官方数据,站内Z世代(Generation Z,通常指95后)月活用户高达1.97亿。年轻化、黏性高是B站的用户特点,可以说”每两个中国年轻人就有一个在B站”。

随着Z世代迅速融入主流社会,他们现已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主要群体之一,保守估计Z世代会贡献总体40%的消费力。这一代年轻人更依赖社交网站,消费需求也与社交行为紧密绑定。因此对于想要开拓增量市场的品牌来说,新一代年轻人聚集的B站已是一块绕不开的战场。

但想要在B站做好运营和营销并不容易。这代年轻人相较于主流消费者,更乐于去尝新,更容易被种草。他们更爱分享,也更信赖商品消费者的真实反馈。一招走天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那企业号该如何靠近年轻人? 继续阅读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成了品牌最难取悦的人?

无论是消费观念还是购买能力,显然当下的年轻人是绝对的主力人群。为了抓住时代的核心消费群,“品牌年轻化”变成了众多品牌讨论最多的话题。他们观察年轻人的一切,去发现他们喜欢什么、谈论什么、用什么样的语言、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烦恼……而在很多品牌年轻化的营销案例中,确实能看到很多眼前一亮的作品,但也看到了更多叫着“品牌年轻化”口号却不被年轻人买单的无效沟通。

每个时代都不缺对当代年轻人群的误解,好像这就是一个天然存在的鄙视链一样。年轻人们的身上总会被贴上很多标签:叛逆、自我、享乐、懒散、不上进…就算是哪些永远怀着善意去拥抱消费者的品牌们,也在不断地给年轻人贴着自己眼中理解的标签。

▪ 从去年嘻哈风到今年街舞潮,嘻哈、街头、音乐等元素似乎是与当下年轻人沟通的万能钥匙;

▪ 表情包、Emoji、网络用语、二次元元素也在各种营销中屡见不鲜;

▪ 如果品牌有钱任性,还可以启用一招杀手锏——流量明星。

先给年轻人贴几个标签,然后再把这些标签贴在自己身上,试图收获年轻人的认同,混进他们的圈子。用看似时尚、热门、流行的元素将自己打扮成“年轻人”,这是很多品牌在年轻化的营销中常见的做法。但这些所谓的“年轻”元素是否真的让品牌达到了年轻化的目标,并打动了年轻人的心呢?

继续阅读

精彩回顾|“技术大潮冲击下的市场洞察部门当如何转型”沙龙上海站

4月17日,营销理性派第五期主题为“技术大潮冲击下,市场洞察部门当如何转型”的沙龙活动在上海圆满结束。来自腾讯社交广告高级营销研究总监黎沛姿、Convertlab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高鹏、沪江网校用研负责人洪洁以及云思科技CEO宗瑞兴为参会的诸位听众带来了精彩的分享,内容主要围绕大数据浪潮下,企业尤其CMI部门如何用好内外部的大数据,以驱动业务增长。

以下是四位嘉宾的演讲摘要,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按照摘要中的方法下载PDF版本。 继续阅读

邀请函 | “技术大潮冲击下的市场洞察部门当如何转型?”主题沙龙

随着营销及市场研究领域的新技术层出不穷,许多企业的市场洞察部门正纷纷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绝不只是体现在更丰富的数据来源或洞察输出形式,而是从组织架构、人员能力、预算分配、资源管理、供应商关系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面对技术大潮的冲击,企业的MI部门当如何调整定位,如何转型?营销理性派将于4月17日上海举办一期沙龙,与大家交流畅谈这一洞察行业从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邀请到了来自腾讯、京东、沪江英语以及云思科技的资深专家做精彩分享,诚邀您的参与,希望大家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壮大与发展。

云思科技CEO宗瑞兴先生将做主题演讲:“从市场研究到数据赋能-研究部门的角色转化之道”,诚邀您莅临参与!

继续阅读